南關:貫徹落實三級統戰部長會議精神 奮力推進新時代統戰工作高質量發展
2022年是黨的二十大召開之年,是我們黨統一戰線政策提出100周年,三級統戰部長會議的召開對做好統戰領域重點工作提出明確要求,為更好發揮新時代統一戰線法寶作用提供了重要指導。南關區堅持把學習貫徹會議精神作為重要政治任務,主動參與“同心發展行動”,助力招商引資、招才引智,奮力推進新時代統戰工作高質量發展,為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提供有力支撐。
建設“同心空間”,共繪最美“同心圓”
“紅石榴家園”社區。南關區堅持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在鴻城街道東風社區打造了民族團結進步特色社區“紅石榴家園”。推進民族團結進步“六進”活動(進機關、進鄉鎮、進企業、進學校、進社區(村)、進宗教活動場所),在社區建設“紅石榴”大講堂、“紅石榴”家園 、民族文化少兒活動中心等,并通過微信公眾號等新媒體發布民族團結政策訊息,組織社區朝鮮族老年協會等少數民族文藝團體開展主題演出,持續傳導民族團結正能量。建立起清晰、完整的少數民族信息臺帳和訴求清單,對接訴求清單,實施精準服務,組織“民族情”創業技能培訓,實現少數民族群眾就業有途徑、培訓有場所、訴求有渠道、權益有保障。
“同心圓桌議事會”。南關區在傳統“百姓說事點”的基礎上, 按照固定身份不固定人員的原則,廣泛吸納新的社會階層人士參與基層社會治理。平臺搭建以來,自下而上吸納如律師、心理咨詢師、社會組織從業者等各行業新的社會階層議事代表200余人;累計組織協商活動700余次,就規范未封閉停車位管理、舊改后小區管理、業主委員會換屆、公共基礎設施維護、環境保護等問題進行了有效協商,化解矛盾成功率達98%以上,具有統戰元素的治理模式較好的嵌入到了基層群眾自治制度之中,成為基層社會治理的“潤滑劑”。
社會組織統戰工作中心。“新心向陽”社會組織統戰工作中心,是南關區打造的集教育引領、孵化培育、服務發展等功能于一體的綜合性示范陣地,目前入駐社會組織28家。基地打造了同心教育培訓區,成立了老書記辦公室,通過春風化雨的方式,與新階層人士交朋友,擴大朋友圈,畫大同心圓。在孵化培育方面,與吉林大學、東北師范大學等高校建立了戰略合作伙伴關系,以專業化的社會工作理念促進社會組織服務水平得到進一步提升。在服務發展方面,2016年起我區在省內率先啟動了“公益創投”活動,面向社會公開征集為老、助困、助殘、青少年、公益服務等五大類服務項目,累計百余個接地氣的公益服務項目先后落地,受益群眾達6萬余人次。
合力“同心助企”,助推南關創新發展
領導干部率先垂范。南關區圍繞“十大工程”工作目標,成立了10個工作專班,每個專班由1-2名副區級領導擔任組長,下設各專班牽頭單位、辦公室、聯絡員,梳理“六城聯動”“四個服務”等全局性工作的共性發力點,分別調度各自領域年度重點工作,倒排工期、明確節點、列出清單。同時,成立協調督查專班,根據各專班任務列表,細化分解“十四五”期間目標任務96項、年度任務411項,分別確定責任領導、責任部門、配合部門,為各項工作開展提供有效抓手。
部門合力助企。針對民營企業面對的痛點難點堵點問題,出臺助企紓困政策42條,為全區經濟發展增添了強勁動力;推進公共法律服務四級平臺全覆蓋,建立檢企聯絡站,組織律師服務團隊深入企業,開展“以案釋法”法律知識宣講、培訓22次,營造良好的法治營商環境;打造“1+10+13+N”多位一體政企協商溝通服務機制,累計收到問題反饋21件,解決21件,解決率100%;組織與商務等經濟部門交流合作的統戰系統招商引資工作交流座談會,為充分發揮法寶作用,引導統戰成員參與區域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企業互助共贏。組織工商聯會員企業開展交流互訪活動,通過“產銷對接”“服務對接”“渠道對接”等方式,促進產業融合,協同發展,形成共興、共利、共贏的協作關系,實現區域內的良性互動。
南關區將一如既往地貫徹落實三級統戰部長會議精神,全力以赴把南關各領域、各方面的黨外人士緊緊團結在黨的周圍,切實增強統戰工作的影響力、向心力,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的勝利召開。